2021年10月24日,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共同举办了“2021上海货币论坛——货币制度和机构:演变和理论”。
会议概述:
货币作为市场交换的一种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是人类经济社会运作一种必要且必须的制度构件。从世界文明史和各国货币制度史来看,尽管在有历史记载的人类社会中均存在着货币,但是在不同国家和文明的历史时期中,货币却采取过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白银、黄金、贝壳、大石轮、布帛、金属铸币、纸币、支票、银行卡、到手机二维码背后的电子记帐数字,都曾作为市场交换的媒介而充当货币。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不同材质的货币背后蕴含着不同的货币制度。
从历史上看,货币制度大致上可以认为经历了金属铸币、代表货币(本位下的货币)和信用货币这几个阶段。人类社会的货币制度怎样演变的?又是如何发生的?货币的发行也从一般的金融机构到中央银行。这些变化是否有规律?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意味着什么?它包含了哪些主要的内容?近年来全球又出现了数字货币,无论是私人数字货币还是央行数字货币,都已经对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形成了某种冲击。这些数字货币会对货币制度和货币机构产生哪些影响?未来的货币制度又将会如何演变?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所关心的,也正是本次货币论坛要研讨的内容。
会议议程:
08:30-09:00 |
会议签到 |
09:00-10:00 |
开幕式 主持人:乔依德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开幕式致辞: 屠光绍 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荣誉会长
主旨演讲(线上):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50年:预料的和未曾预料的教训” Barry Eichengreen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
主旨演讲: “我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若干思考” 余永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
|
10:00-10:30 |
新书分享——《货币论》 新书简介: 乔卫兵 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社长)、总编辑 主题演讲: 陆磊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
10:30-10:45 |
茶歇 |
10:45-12:30 |
专题一:货币制度的演变 主持人:韦森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
发言嘉宾:
“论中国古代金属货币的本质” 周卫荣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从铜钱到纸钞,从纸钞到银两: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早熟而又不成熟’” 李伯重 北京大学经济史讲座教授
“货币制度史的结构化演进:比较视野下货币史中的他律与自律” 邱永志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史副教授
“民国时期中国的金融革命”(线上) 马德斌 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史学教授
“货币制度的演变” 王永利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深圳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
|
12:30-14:00 |
午餐 (酒店2楼城市节奏餐厅) |
14:00-15:30 |
专题二:银行、金融中介与货币 主持人:王振营 上海黄金交易所总经理 |
发言嘉宾:
“最大就业、平均通胀与美联储新货币政策框架” 陈达飞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主管
“数字货币的渊源及趋向——货币史视角下的货币数字化” 周子衡 浙江现代数字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长
“中国货币由外生变内生” 胡月晓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学术专家、研究员
“如何判断美元的国际地位” 李晓 广州商学院校长 |
|
15:30-15:45 |
茶歇 |
15:45-17:45 |
专题三:现代中央银行的建立及其意义 主持人:徐明棋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
15:45-16:15 |
主旨演讲 (线上): “现金和央行数字货币的未来” Charles A. E. Goodhart 伦敦政经学院经济学教授 |
16:15-17:45
|
发言嘉宾:
“现代中央银行:建立、演变和特点” 乔依德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现代央行的预期管理变革” (线上) 缪延亮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研究主管
“危机救助中的财政和货币逻辑” 周诚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
18:00 |
晚餐(演讲者及邀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