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尚进:从产业链视角重审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影响

【2017-10-26】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10月26日举办了第132期上海发展沙龙,哥伦比亚大学讲席教授、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魏尚进先生作了题为 “从产业链视角重审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影响”的精彩演讲。魏教授从全球产业链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这是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下是演讲的主要内容。
 
第一,是中国的进口导致美国就业下降吗?
许多美国权威学术研究认为,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是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的主要原因。常见的说法有:
“(来自中国的)进口上升导致高失业率,低劳动参与率…同期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下降中,近1/4的降幅能够用(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解释(Autor, Dorn and Hanso)”
“2000年以后美国制造业就业的急剧下降,与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之间存在关联(Pierce and Schott )”
“…2000年以来,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急剧加强,是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背后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投入产出关联及其他一般均衡渠道,(中国的进口竞争)对美国整体就业的增长亦有负面作用…1999-2011年,由于中国的进口竞争所导致的就业岗位减少约为200万-240万(Acemoglu et al)”。

 

第二,宏观事实不支持这种说法!
宏观事实1: 当美国贸易逆差更高时,其失业率反而更低!
宏观事实2:中美贸易逆差更大时,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反而更强(失业率更低),反之亦成立。

第三,被忽视的产业链下游效应
魏尚进在研究中考虑了产业链的下游效应,结论就很大的不同: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中,中间投入品占相当比例,进口后被美国的下游企业所使用,这有助于提升美国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可能创造就业。
200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中间投入品总值为148亿美元,占当年美国从中国总进口的28.6%。2007年与2000年相比,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中间投入品总值扩大了近3倍,达到632亿美元,占当年美国从中国总进口的27.4%。2014年来自中国的中间品进口额再翻倍,达到1302亿美元,在当年美国从中国总进口中的占比亦提升至37.5%。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亦会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上产生积极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总出口中,中间品占比高达70%,被用于中国的出口生产或本地生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制造品中,约4%为美国自身的增加值。
 之前引用的几个美国学术研究,Autor, Dorn, and Hanson和 Pierce and Schott集中关注的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冲击(产生负面效应),忽视了从中国进口中间投入品所可能带来的潜在正面效应。Acemoglu 等人的研究考虑了供应链上的冲击传递,但关于下游影响的结论是模糊的。
魏尚进的主要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贸易品的直接冲击使得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但若考虑贸易冲击的间接影响,尤其是对下游企业的成本推动,则ADH的结论会被颠覆——中美贸易的总影响为正。第二,贸易的直接冲击对受过高等教育、或未受高等教育的工人就业均有负面影响,但若考虑冲击通过价值链传导渠道产生的间接效应,则可观察到负面效应的消减、甚至完全消除。第三,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实际收入上升,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工人的实际工资则下降。然而,从就业市场整体来看,中美贸易使得美国工人的实际收入上升。总之,因为下游效应足够大,因此,中国贸易冲击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总影响为正,即“净获益”,在2000-2014年期间体现为年均1.18%的就业增长。

 

全文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9030607号  联网备案号:31010102006068
CopyRight 2013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