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球金融架构改革:短期措施和长期目标”国际研讨会

【2016-07-25】

 

 

722日,由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布雷顿森林体系再生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球金融架构改革:短期措施和长期目标”国际研讨会在成都顺利落下帷幕。以下是会议主要内容:

英国脱欧对全球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涛在会议演讲中指出,全球宏观经济一体化的当下,英国脱欧等对全球经济形势造成了重大影响,很多风险并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配额改革,G20峰会的成员国都在共同探讨如何在这个领域取得有效的进展。”

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Joshua Aizneman认为,英国脱欧一方面会推迟私营部门的投资。从而导致GDP增长的下跌。另一方面的后果是导致美元升值带来的压力,美元升值可能会导致有更高的负债风险存在。在诸多已经出现的风险中,经济、政治、财政方面的风险尤为明显。英国脱欧得到了一些民粹党的支持,这些民粹党反对全球化、欧盟一体化,他们认为全球化和一体会导致不断增长的收入不平衡或者不平等的现象。

IMF官员、现任New Sparta资管负责人Ousmene Mandeng还表示,英国脱欧不仅削减了英国的权利,同时还削弱了英国货币的影响力。这将必然影响英国的一些国家和国际政策,世界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货币架构。

负利率政策给全球带来深刻影响

当前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越来越多的发达经济体开始采用负利率政策,尽管负利率政策在提振国内需求有所作用,但通货膨胀开始积聚让经济泡沫的破灭开始加速。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各国在应对危机的时候也采用了非常规的做法,负利率政策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中心主任王擎表示,负利率政策首先不是存款利率的负利率,主要针对的是商业银行到央行,把在央行存款的利率调整为负值,这是货币政策里面利率走廊的下限。从欧元区此次利率的调整可以看出,从2014年利率开始往下调整为负利率也拉动了同业拆借、银行间市场出现负利率的走势。“实际上负利率政策简单来讲就是量化宽松政策的升级版。”

王擎认为,量化宽松并没有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将更多的货币注入商业银行,但是商业银行可能又重新把货币存回中央银行,货币可能没有实际流入实体经济。采用负利率政策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持有货币的成本,负利率政策相当于征收了货币税,实体经济依然嗷嗷待哺。从丹麦、瑞士、日本等国家实行负利率政策后金融市场、房产市场、汇率变动等角度进行总结指出,负利率政策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各国期望改变的通缩的状态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实质缓解。

东京大学教授、原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院长Masahiro Kawai认为2001年到2006年日本就已经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但是这项政策它并没有非常成功的成果,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央行行长黑田先生进行了量化宽松政策,这项政策是2013年开始实行的,也是安倍经济学的一个部分。

人民币国际化补充全球流动性

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全球流动性的快速增长,不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我们像是在秋天那样,这大约是一个最后的秋天了,因为在此之后我们会有一个很长的冬季。”“这个会给全球流动性周期带来一个很长很长的冬季,我们现在就面临这样的一个冬季,那这就是由欧洲央行和日本来引起的这样一种全球经济的情景。”

姚余栋表示,日本央行已经持有33%的国债,如果继续量化宽松的话,预计在两年之后,日本央行将会持有70%的国债; 欧洲央行现在持有10%的欧元区国债,每个月都会增持800亿欧元,两年之后它会增加到35%的欧元区国债,这个数字继续增长的话,央行可能会成为国债的唯一持有者。

姚余栋认为,从第三轮量化宽松开始全球流动性呈现增长趋势。但按照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未来的发展,在未来几年之后全球流动性可能迎来突然的下降。对此,世界需要人民币来补偿全球的流动性缺乏,人民币能够解决流动性缺乏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一下人类的历史,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有金子,再接着我们有英镑,后来我们有了美元、日元、欧元,如果我们想要继续发展世界经济的话,我们需要另外一种货币来进行补偿。那这个未来的二十年中唯一的代替性那就只有是人民币了,人民币它可能能够代替其他的主要货币。”姚余栋表示。


全文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9030607号  联网备案号:31010102006068
CopyRight 2013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