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座谈会2017年第2期 中美经济如何双赢

【2017-04-10】

在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成功会谈后,人们关心中美如何按时完成“白日行动计划”。中美经贸关系必须而且应该做到双赢,这就意味着除了坚持底线以外,双方都必须为对方着想,并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那么,在贸易、金融和投资等方面双方如何做到双赢?如何为双方着想?4月10日,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科学发展》杂志社共同举办了2017年第2次系列座谈会“中美经济如何双赢”。以下是座谈会的主要内容:

专家们认为,我们主要可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中美经贸的双赢。


第一,贸易方面,中国可以组织采购团一次性大批量采购美国货物,并在若干个领域扩大对美国的商品的进口,特别是美国一直想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如牛肉制品等。同时,中国可以向美国提出放松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尤其是纯粹的民用产品,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中国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对美国服务业的进口,如让更多的中国居民到美国旅游。专家们一致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减少中美贸易不平衡,一方面中美贸易的大格局是市场导致的,各种措施只能暂时减少部分贸易顺逆差,不可能改变基本的经济结构,也很难改变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第二,投资方面,积极扩大双向投资。第一,扩大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我们要推动中美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真正对负面清单做重大的调整。上海自贸区可以承担负面清单削减的先行先试任务。美国一直想让中国开放服务业市场,包括金融业。我们可以对美国已经设在中国的金融机构适当放宽其业务范围,弥补我们现在金融机构的缺陷,并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上海2020年要建成金融中心,上海可在金融领域进一步放宽美国在沪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在国内也可以引起到引领作用。第二,扩大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这有几种方式,第一,采用“中车模式”,就是在美国建厂,销售了中国的产品,增加了美国的就业。第二,采用“中建模式”,就是在美国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经营,运用中国公司在基建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深化中美经济合作。第三,中国可提出与美国一起成立一个针对美国或美洲地区的投资银行,用于向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投资。这样一来,政治上对我们有利,经济上的风险比较低。第四,中国金融机构可以购买美国地方债。美国许多州和市的基础设施是通过融资来建设的,我们可以买它的市政建设债券,我们原来是只买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债券而不买市政债券的,可通过金融机构或主权基金去购买。


第三,资金进出方面,适当放宽资金出境。当前我国外汇管制比较严,大笔外汇出去要约谈,这是必要的,但对美国在操作上可以适当放宽一点。上海自贸区的自由贸易账户目前对资金的审查很严,可考虑对美国的开放度扩大一点,因为国内非常需要其资金和技术,这对自贸区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也促进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


第四,在政策方面,必须做到内外资一致性。我们要统一监管标准,对内资是什么标准,对外资也应该是什么标准。如果我们能做到一致性监管,外资对我们投资环境确定性的认可度会大大提高。


第五,知识产权方面,加强合作力度。美国一直希望推动我们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保护水平,与美国进行更多的合作,加强信息共享,不断拓展合作的领域和深度。而且我们现在要搞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因此中美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会有较多的合作空间。


参加座谈会讨论的专家有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明棋,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业务总监冯军,上海银行原副行长、上海市政府特聘咨询专家王世豪,赛领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锐。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主持了讨论。

 

全文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9030607号  联网备案号:31010102006068
CopyRight 2013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